导入数据...
  
成果与效果
  1、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素质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1)学生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学生经过语言、书写、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师技能的训练,师范生技能得到了加强,体现出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很高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普通话测试通过率达到100%,近3年我校学生3000人次获全国高师院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学校连续获得组织奖,2002级学生李翔宇获得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2003级学生郑南洋2004年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杯英语演讲赛获三等奖;
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书法作品先后获全国推新人大赛青年组十佳奖和新人奖、四川省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等2009214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我校学
生获得书画类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近两年,我校学生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就业技能大赛(ITAT)中,有1人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17
获得三等奖,32人获得优秀奖;2005年,在成都市“一专多能”的
评选中,唐虢等18名学生获得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学生称号,王锐同学获得了成都市“一专多能”十佳学生称号2008年组织的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我校学生由于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实习基地学校的好评;2005级化学专业的学生曹红艳、陈秋伶、胡晓强三位同学在成都市十二中实习期间,不断探索和创新,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疑问,改变实验条件,将一个许多老师没有做成功的演示实验成功演示给学生,受到实习学校老师的高度表扬;2008年我校在实习的近200所中学中,有50多所中学授予我校实习学生优秀实习小组称号。
  (2)学生的创新能力强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和“福特基金brHE项目贫困生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基金”所资助的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自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研究的科研课题中有“梁园学习诊所®青少年素质教育有限责任公司”、“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研究”27人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四川省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张永乐等75人获得国家和四川省数学建模竞赛一、二、三等奖,部分研究成果结集为《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科研创新论文集》由四川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近年我校学生在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省级奖励44项。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教育探索》、《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在《青年作家》、《教育导报》等各类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学生发明的“LED节能灯”等1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生自主创办《教育家》等刊物、报纸10余种;学生的创新性探索和创新成果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学生在科研创新中所发现的成都“热岛”效应、在学校创业计划竞赛涌现出的“鹰之队”计划等。
  (3)毕业生受到基层学校和社会的欢迎,社会反映好。通过教师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加强,毕业生就业率高,岗位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受到了基层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2003-2008届教师教育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其中在
西部十省(市、自治区)就业的比例超过了88%。据2007年问卷调
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教师教育类毕业生“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共占97%。近年来,教师教育毕业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典型,2003届毕业生张景静仅参加工作两年,就被评为“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成都市十万大中学生‘一专多能’成才活动”十佳青年
教师,其先进事迹三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并被北京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专访2006届毕业生苟承利同学,大学期间就因出色的动手能力获得嘉奖,他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工作期间,制作出大量实用的教学仪器,并成功申请专利技术;2004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何然参加“2008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地理科学专业2003届毕业生陈娟,在2007年获得全国赛课比赛一等奖,2008年作为代表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讲座交流教学经验
  通过加强教师语言、书法、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能力和教学技能、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我校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基本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广泛受到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奖励近20项,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2008116,《中国教育报》以《创新模式,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在西部地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绩2009319,《光明日报》以《立足西部实际,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工作纪实》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认为“经过多年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近五年实验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实验教学成果显著,中心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47项,发表教改论文236篇,出版教材(著作)60余部,其中陈智勇等的教改研究成果《西部地区高素质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张松等的教改研究成果《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张子照等的教改研究成果《构建地方高校服务型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郭英等的教改研究成果以创新为指导、全面优化岗前培训实施方案,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邓英树等的教改研究成果《改革高师《现代汉语》教学,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中学物理教法研究室合作的教改研究成果《改革课程、教材、教法,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1989年)封小超的教改研究成果《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坚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更新》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1989),2001年以来,中心教师共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语教法教学的实践性原则》等38项教改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科学研究方面,近五年,本中心教师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研项目26项,省级科技项目8项,厅级科研项目66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961篇,其中,巴登尼玛教授的研究成果《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刘世民教授的研究成果《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获教育部教育科学奖三等奖,《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等8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